少數民族大學生 每人每學年可獲資助1萬元

上月底,省長朱小丹主持召開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瞭《關於加大力度資助我省少數民族聚居區少數民族大學生上大學的通知》。根據《通知》,廣東將對納入資助范圍的省內少數民族大學生,每人每學年資助1萬元。

據瞭解,這是首個專門針對廣東少數民族學生的資助政策。消息傳來,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的數百名應屆高中生倍感歡欣。“前陣子全傢人還在擔憂大學學費問題,現在上大學有保障瞭,就像吃瞭一顆定心丸。”連山高級中學高三學生韋明銘高興地告訴記者。他們得知上大學有望獲助後露出的笑臉,也折射出瞭此前學費問題給少數民族學生造成的失學之痛。

高中階段學費仍是個問題

對於貧困傢庭的少數民族學生來說,經濟落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每年需要繳納學雜費的日子,都是傢裡人最受煎熬的時刻。

廣東省僅有的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乳源瑤族自治縣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分別處於廣東北部的清遠和韶關地區,其他的民族鄉或者村落,也大部分分散在粵西北的各縣市。這些少數民族聚居區經濟長期處於欠發達狀態,群眾收入水平很低。比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雖然近年來發展較快,特別是群眾收入水平增幅較大,但2012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也才1489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更是僅有6426元,遠低於同年廣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26.7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542元的水平。而且,少數民族聚居地城鎮化程度都相對較低,多數人口均為農村戶籍。

“以前各階段的教育都要收費。對這些少數民族地區的群眾來說,還是一筆不菲的費用。因此,很多大人都害怕開學,因為那意味著需要為孩子的學費揪心的時刻到瞭。不少人從小學開始,學費就開始靠東挪西借瞭,上到大學,往往已經債臺高築。現在九年義務教育免費瞭,但高中、大學階段的學費對於很多人來說依然還是個問題。”一位熟悉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人士告訴記者。

而相應的助學體系卻一直比較薄弱。目前高中階段約有20%的高中生可享受普通高中國傢助學金,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上大學後則根據學校的不同,有相應的助學措施,但往往力度不夠大范圍不夠廣。“此外,主要是靠社團、企業等捐助,但資助的范圍比較狹窄,而且很不穩定。”連山高級中學校長餘勝國對記者說。

少數民族學生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的現象曾經很多。失學就如達摩克利斯之劍廚房油煙處理,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斬斷貧困的少數民族學子的升學之路,而他們中的很多人及其傢長幾乎毫無辦法。

可獲資助很多人高興得跳起來

“我表姐去年考上瞭專科,但傢裡沒錢,最後隻好無奈放棄瞭讀大學的機會。”連山高級中學高三學生黃水婷告訴記者。同樣的問題也困擾過黃水婷。這個18歲的壯傢女孩出生在連山小三江鎮,全傢人的開支僅靠父母在鎮上開的一傢小吃店維持。去年姐姐剛剛大學畢業,兩姐妹的學雜費已經讓傢裡欠下瞭不少債務。黃水婷擔心自己考上大學後,父母又要去借錢,那麼傢裡的債務負擔就更重瞭。

這種隱隱的心理負擔隨著前些日子省裡出臺瞭資助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政策後才得以解除。“得知考上大學後,每年可以得到1萬元的資助,我們非常非常高興,很多人都高興得跳起來瞭,再也不用為考上大學後的學費問題而擔心瞭。”黃水婷開心地告訴記者。

“山區中學往往都是在比較窮的地方,苦孩子比較多。”連山高級中學校長餘勝國告訴記者。得知少數民族學生考上大學後可獲資助,餘勝國也非常激動,專門在學校的升旗儀式上告訴瞭全校學生。據其介紹,連山高級中學是連山唯一一所普通高中,共有1700多名在校生,少數民族學生占瞭70%多。“這些少數民族的孩子學習都很刻苦,每年都有很多人考上大學,其中還有不少是重本,但由於學費問題,很多人考得起卻讀不起,很讓人痛心。現在終於解瞭後顧之憂。”

資助少數營業用抽油煙機民族學生范圍不妨更寬

記者手記靜電除油機




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進行資助,勢必解除很多學生上大學的後顧之憂。但記者在采訪中瞭解到,還有不少學生在進入高中就遭遇瞭失學之痛。如今讀高中,學雜費加上生活費等,一年下來,少說也有五六千元之巨。對於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群眾來說,負擔非常之大。尤其對於貧困的少數民族傢庭,一個學生的三年高中路何其漫長,不少人都不得不半途折翼。

廣東省少數民族人口不多,但資助少數民族學生上學意義重大。首先,有利於教育公平的實現和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其次,可提高少數民族群眾的受教育水平,對民族的發展,尤其是對保護和傳承其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因此,記者以為,資助少數民族學生范圍不妨更寬,擴大至高中教育階段。當然,資助的力度和幅度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南方日報記者 陶前根

特約通訊員 李先覺 陳代啟



本文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E8E8E4CD3B5ED8C3
arrow
arrow

    jlv535vj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